目前,已有500家欧企把总部转到新加坡。而去年,郑州富士康事件后,苹果也在要求其相关企业加速转移印度和越南。几年前,苹果在印度的产能还不到4%,去年已经增长到25%。对于企业来讲,他们更愿意分散供应链,来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。
不过,苹果想要将产业转移到印度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因为,印度工厂良品率不到50%。
对于生产iPhone,印度其实不是“小白”,自2017年就开始生产低端iPhone手机了。
但是,印度最大的集团塔塔集团所经营的手机外壳工厂,每两个iPhone零件中只有一个是达标的,能够被送往富士康进行组装。
也就是说,该工厂的良品率只有50%,与苹果要求的几乎零缺陷的目标相差甚远。苹果工程师和设计师经常花费数周或数月的时间,在工厂监督生产。
除了良品率有待提升外,苹果在印度的业务扩张进程缓慢,一方面是缺乏紧张感,另一方面和物流、通讯和基础设施有关。
所以,到最后印度别把苹果坑惨了哦。
总的来说,短期来看,导致出口下滑的3个原因很难改变,也就是说我们的出口可能继续下滑,如果国内消费没有出现报复性反弹,那么今年的稳增长压力会非常大。
放眼未来,除了忍受这样的阵痛,放弃幻想准备战斗,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。曾经的美国人在货架上随手拿起一个商品,上面大概率印着 made in china ,但从今往后,这个情况可能要变了,而习惯了物美价廉的中国货,这对美国的消费者来说也同样是一场考验。